
就像有人以為,只要將麵糰脱氣做得好,揉至光滑,
或用壓麵機壓至麵糰光亮,饅頭就會變得好...

俗話說:《樹頭站得穩,不怕樹尾做風颱》
攪拌是一切源頭之始,基礎沒打好,就會出現一連串的狀況,
如何讓所有材料攪拌到完全融合

如何辨別麵糰已經攪拌完成



在攪拌的過程不難發現:







酵母也—様,它的反抗就出現在饅頭的表皮裡
饅頭的攪拌也是如此,攪拌不足就會有一連串的失誤。





在發酵的過程中,麵粉分子裡的糖分未被釋放出來之前,
麵糰還呈顆粒狀,只有適當的攪拌,麵糰才能充分溶合,
保留足夠的蛋白質,讓饅頭的味道、外觀和組織都達到最佳狀態。

蒸籠火力水氣再怎麼到位,冷水起蒸或是蒸後悶三分鐘再開蓋⋯
仍然無法挽回,最後都會顯示在樣貌上告訴你。




1、攪拌不足
2、靜置不够
3、提前蒸制

1、攪拌過度
2、靜置過久
3、發酵過度

#溫度太高在麵筋尚未形成之前,酵母菌就提前發酵,變得組織不佳
#溫度高酵母發酵過快,會容易失去對麵糰的控制,蒸出低質的饅頭
#攪拌後溫度25.3~25.5為最理想,25~26之內都可以,
#假如攪好後溫度為24度,可以等(靜置)10分鐘後再做,
#假如攪好後溫度為27度就要馬上做,因為麵糰已經發酵再等就出現皺紋了。
#如以上方法皆已用盡還是無法改善建議你更換麵粉,因為這麵粉可能不適合你。

分享更多傳統小食
《#細説饅頭》
讀冊TAAZE:https://is.gd/TlQVql
《#懷舊糕餅1》:(熱銷增訂版)
《#懷舊糕餅2》
《#懷舊糕餅3》
《#懷舊糕餅4》
TAAZE:http://bit.ly/2lFf6PS
文章標籤
全站熱搜